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区涵西街道:铺展“现代化主城新中心”画卷
【发布日期:2024-11-15】 【来源:】 【字体显示:



  一座老城,因活力而光芒四射;一片热土,因实干而幸福满满。

  最是橙黄橘绿时,涵江区涵西街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区域能级提升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铆足干劲,奋力建设涵江“现代化主城新中心”,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
保护老街古韵
  涵西街道是涵江的中心城区、老城区,既有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文化,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图景,是涵江的窗口和形象。其中,典藏着老涵江情怀的萝苜田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烟火气,成为涵江闪亮的文化名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涵西街道用“绣花”功夫,保护古建筑、古民居真实、完整的历史信息和环境,尽量减少干预,让每个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都有生动留存。此外,街道维持老街原有水系格局和保护原有树木,导入公共文化功能,拓展为结合研学、文旅以及社区活动等多元复合功能的文化建筑。    
  眼下,萝苜田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新一轮修缮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东方廿五坎率先开工。记者看到,这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下两层清水红砖砌在围挡中封闭施工。施工方负责人曾建德介绍,东方廿五坎修缮面积5856平方米,遵循“保护传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四原则”和拆、改、留、提、立“五步曲”,对原有损害部分进行加固,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槽朽木作、不当改建等进行治理修缮,归位复原,预计明年春节前完工。
在保护“原真性”的前提下,修缮提升过程结合端明水闸、陡门头、王桥头巷、印兜等节点,通过提取老街特色元素,设置标识、景墙及老地图地雕,增设亲水平台、亭廊、木栈道、情景雕塑等景观元素,因地制宜设置水利文化区、海丝文化区、莆商文化区、历史街巷区、文化展馆区、滨水休憩区、入口广场区等功能区域,培育引进新业态,汇聚街头巷尾人气,让老街“留下来”更要“活起来”,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创新社会治理
  日新月异的涵西在发展阔步前行的同时,基层治理也在“脱胎换骨”,释放出发展新动能。
  涵西街道有9个社区,人口密度大,邻里纠纷易发。民忧、民怨何以又好又快化解?离不开解纷力量的聚合。“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如今,群众有纠纷,走进集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网络化服务于一体的综治中心就能够“一站式”解决。
  今年以来,涵西街道持续完善综治中心建设,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统筹协调司法、城市管理、应急救灾等部门,创新“五步流程”闭环式管理工作机制,上下联动、联合调处,融通邻里、问清民情、调化心结、议止纷争,使得“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难事不上交”,实现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苍林社区,设施高颜值,功能接地气,服务送到家。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六有”功能分布在不同楼栋,居民们聚在一起、学在一起、乐在一起,“15分钟生活圈”满足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及休闲娱乐。一个设施便民化、生活环境宜居化、服务方式智能化、社会治理规范化的“完整社区”赫然眼前。去年,该社区入选省级“完整社区建设”样板工程。
  苍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许丽珍介绍,社区借助该机遇,将现有配套设施提质扩容,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推进智能化服务,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机,可办理120多项高频热门事项,向居民提供全时段“不下班”自助查询和业务办理服务。探索数字惠民,打造智慧小区,逐步实现对社区人员通行、重点人员服务、车辆管控、楼栋安全等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居民真切感受数字生活的改变,构建全域治理“一张图”。
  每天,苍林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活动室总会传出一阵阵欢快的乐曲声,老人们伴着音乐排练舞蹈、打乒乓球、弹吉他……按照星级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标准建设,苍林社区为老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老人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许多退休党员、老干部主动加入“苍林晚晴”老党员工作室,发挥所长贡献银发力量回馈社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去年,苍林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
  眼下,延宁社区聚焦两大保障、探索多部门联动、搭建多维宣教平台,创新打造禁毒品牌,争创“省级禁毒联络点”。  
  老城新韵活力增,新城崛起繁华生。涵西街道为民、便民、安民的举措还在加码,一个有活力、有情怀、有温度的城市街区正向我们大步走来…… (湄洲日报 蔡玲 涵江区融媒体中心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