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教师,我近期接到的家长咨询电话,绝大多数也是“手机”话题。
前天,在一个暴雨的清晨,七点刚过,工作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我赶紧接通了电话。来电者声音低沉,自诉是一个高中学生的妈妈,孩子不在我区读书,但住在我区。隔着话筒我都能感受道对方的无力和无助,于是,耐心问询发生了什么,想要我们给予什么样的支持。这位家长告诉了我关于孩子的一些情况和家庭情况。这位家长不容易,对孩子是真心疼爱的,但是,孩子不领情,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吃饭时候出来一下,随即又会回房间玩手机。家长告诉我,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她想了很多办法,悄悄关闭过孩子手机的网络,还把手机充电器收了起来。
我问家长:“孩子对手机的痴迷是从什么开始的?”家长回复道:“一年前,孩子开始沉迷于手机的。”我接着问询家长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孩子的学习。家长详细告诉了我。我又问询家长:“你认为孩子痴迷手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家长答复我:“老师,是这孩子太不自律了。”我问家长:“真的是孩子不自律导致的吗?您再想想有没别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内,我帮着家长对她的简单归因做了一些澄清。后来,家长意识到了家庭的变故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养理念和教养行为不当等因素,都是导致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所在。并且,这位家长表示,会真正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去走近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因为“手机”而引发亲子冲突的事情,已屡见不鲜,也成了太多家长的一块心病。孩子痴迷手机,仅仅是孩子缺乏自律吗?很显然,不是!作为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痴迷手机的时候,如果像上述家长那样,采用断网或者没收充电器等简单的方式,肯定会引发亲子冲突。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换位思考,理性看待对待孩子玩手机的动机。上述的那个家长之所以会和孩子冲突不断,就是因为家长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简单归因,她认为孩子玩手机,就是缺乏自律。如果,她能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多思考,去观察孩子在玩手机时候的状态,多理解孩子一些,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手机这一载体在获取各种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信息有着绝对的方便度和快捷度,强大的功能使得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是有绝对的优势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使用网课,网上完成作业的方式,手机使用时间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加。因而,我们的家长不应该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干预。
其次,密切关系,深入了解孩子痴迷手机的原因。上述那个家长反复强调孩子不和她沟通,只在自己的房间里玩手机。后来,我告诉了该家长,既然不和你沟通,那肯定会和手机亲密接触了,因为里面有让他快乐,能够沟通的东西。家长听了我的解释,认可了我的解释,因为这个孩子的家庭现状的确让这个孩子不开心。很多时候,孩子痴迷手机,可能是因为他在现实中不快乐,例如家长的高控、家庭的变故,或者是学生成绩不如意等,都会让孩子痴迷手机。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和孩子建立很好的关系,和孩子的沟通平等民主,能很好地尊重孩子的想法,能让孩子觉得家是他温暖的港湾,父母是他最好的陪伴者,那么,在孩子遭遇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许孩子会及时和家长倾诉,而不会把手机当做倾诉的工具。
最后,制定规则,和孩子协商手机使用的事项。既然手机已成孩子学习的一种不可或缺工具,那么,家长可能要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提醒孩子手机是为学习服务的,注意手机浏览的内容,要帮助孩子甄别网络游戏等不良网络信息,通过公约等方式帮助孩子规范手机使用时间,比如手机玩多久,需要做什么任务才能玩手机,这样也能让孩子形成责任感; 当然,家长要想孩子少玩手机,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