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让文化“种”进农民心中
【发布日期:2018-08-03】 【来源:福建文明风】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有戏听,有书读,有电影看,俺这贫困村的老百姓周末也有文艺范儿。”武陟县嘉应观乡党委书记韩剑这样形容县里正在大力开展的“文化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近年来,武陟县大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贫困乡村延伸,用文化扮靓了农村的群众生活。(新华网)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上,党中央注重“两手抓”、齐发展,在强化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同步重视精神文明层面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满足村民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促进农村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日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来说,除了物质上的充裕,他们更加渴望精神上的“粮食”,需要在各种真正“走心”的文化活动中排遣闲暇时间,提升自我涵养。

 


近年来,为缩小城乡差距,各级政府纷纷投入资金,建成了一系列电影院、街边公园等基础娱乐设施,让村民们有了休闲好去处。与此同时,各种常态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譬如戏剧下乡、文艺汇演等,也纷纷走进乡间小院,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场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基于此,许多地方政府不仅“送文化”,而且“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其绽放出持久的魅力,成为推动新农村和谐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百姓舞台”遍地开花、“农村晚会”深入人心、乡间广场乐声袅袅……一个个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正在基层扎根,不仅调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也发掘了他们喜闻乐见的乡土元素,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激活了农村文化的自我“造血”功能。

 


“送文化”与“种文化”双管齐下,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从根本上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让农民变得快乐自信,让农村变得和谐文明。为农村献上“文化佳酿”,种下的是快乐,收获的是文明,扎根优秀文化生存的土壤,老百姓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丰富和活跃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历史传统,提升乡貌乡风,为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青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