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大洋:奇山异水,道家圣地,科甲流芳
【发布日期:2017-05-15】 【来源:莆田文化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瑞云山全景

 

  大洋乡位于莆田市东北部,与永泰、福清交界。这里在古代是百丈镇辖地,也叫清源西里,曾是军事要地,明代设过巡检司,驻有军队。

 

  这里冬暖夏凉,山奇水媚,景色以瑞云山森林公园为甚。一进入森林公园,满眼绿色,流水淙淙,空气清新,让人赏心悦目。在这儿,你能见到古松、古桧、古槐、古樟、大树杜鹃等古树珍木,其中一棵古榕,据传已长千年,直径38.5米、围长12.1米,六七人手牵手才能抱住它。更应留意的是这里有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刺桫椤、银杏、红豆杉等。

 

  我们沿着溪旁的小路进山,拐了几道弯,突然见到一道瀑布自天而降,这就是“凤尾瀑布”。它的怪异就在于它几乎是直接从一座山峰的峰顶悬挂而下的,峰顶哪来这么多的水?待我们跨过山溪小桥,沿着石蹬攀登到足够的高度,回头望去,这才发现,悬着瀑布的山顶背后还有一道山梁将此峰与远处一座高大的主峰连在一起,谜团解开了,原来水脉来源于主峰。这道瀑布犹如戏剧道具——挂在嘴边的长髯。真可谓白髯三千丈,飘逸且绵长。

 

  水是怪异的,山则更奇。这里是火山岩地貌,多奇岩怪石,酷似各种生灵和神仙。境内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永兴岩,也叫鬼岩。《莆田县志》记载:“永兴岩一名鬼岩,削壁可三十丈,上有飞瀑霏霏承留春夏间,若曳练然。旧有洞,可炬行。宋绍兴中,山鬼为厉,张真君以巨石封之,患息。今无敢发者。前即祀张公。岩左有石狮、石象、香炉、玉女诸峰。前有将军、石门峰,皆极形似,非他山可比……”

 

  在接近永兴岩时,环视诸峰,我们见到了正昂首朝天咆哮的“天狗吠日”,气宇轩昂的“雄狮守门”,慵懒斜倚的“老君望月”,对镜贴花的“玉女梳妆”,踽踽西行的“负重骆驼”……

 

  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永兴岩,这高耸的悬崖足有三十丈。正如明万历中莆田知县何南金在《永兴岩记》所述:“岩身光紫,圆腻直插,一幅云母屏,冠万山顶,特异它岩。”永兴岩基部有三个洞窟,洞内有洞。民间传说:宋绍兴年间,山鬼占据此岩,残害百姓,张真君特意赶来驱鬼镇邪,他将山鬼锁在里层洞内铁柱上,并用巨石封住洞口,平息了鬼患。张真君的民间道教信仰,影响甚大。他是永泰人,原是农家子弟,原来的名、号在其信仰地区所传皆不同,永泰说他是靠采薪、鬻(卖)锄头柄为生,所以别号“张锄柄”。而兴化府则说他原名张吉,福州说原名张其清,号慈观。关于他的除暴安良、驱魔除怪的传说故事也多有不同,但都说他被玉帝封为“监雷御史”。张真君信仰地区包括闽南、台湾、南洋。

 

  永兴岩的三个洞窟用工整的石块券成拱形洞。内部又用仿木结构的石柱、石柱础、石梁、石斗拱搭建成张公祖殿。三洞分别供张真君、观音、龙王等神像,并配祀有五谷神、土地公。石构建筑始建于南宋,元元贞三年(1297)重建,至正二年(1342)重修。文物考古学称为石窟寺艺术,然而石窟寺艺术多为佛教的石窟,而以道教为内容的石窟艺术则罕见,因而十分珍贵,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公祖殿前的石驳岸边有几株野山荔枝树(不属无患子科),他们的果实小,外形似荔枝,也有颗粒状红色外壳,食之甘美。我们就是口啖这似是而非的荔枝下山的。

 

  大洋乡兴学较早,宋天禧年间(1017~1021),方咏、方洞兄弟俩创办“寿峰义学”,在兴化府也算较早的私人学堂。宋熙宁九年(1076),清源西里(今大洋乡)凤博村人薛奕高中武状元。薛奕家族的入莆始祖有二说:一说是薛奕为薛仁贵的第十二世孙,薛氏的入莆始祖为薛德海,于唐玄宗时任莆田守备,从此落户莆田。此说不可靠。另一说则是薛氏一族为唐代全闽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后代。令之的第六代孙薛延辉任莆田县百丈镇将,因而就在百丈镇安家落户。薛延辉的儿子薛峦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中进士,是兴化县(太平兴国四年立兴化县)第一位进士,历官至殿中丞。薛峦之孙薛利和为宝元元年(1038)甲科进士,累迁至屯点员外郎。薛利和早先无子,收侄子薛奕为嗣子。薛利和待其如己出,着意培养,文武兼修。薛奕在熙宁九年(1076)考中武状元。可见薛奕家族是科第世家,簪缨世家。有意思的是,同年文考,莆田延寿乡的徐铎高中文状元。宋神宗赵顼听考官上奏说文武状元皆出于兴化军,非常高兴。随即赋诗,诗中有句:“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同一个地方(兴化军),同时夺得文武状元,这在中国科举历史上是很罕见的,是科举史上的佳话。薛奕、徐铎两位同乡互相祝贺,并结为儿女亲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兴化府科举隆盛,也体现了闽地育人文化的骄人成绩。

 

  民间还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

 

  考中状元的徐铎、薛奕两人相约一同衣锦还乡。两人来到河边,到底该谁的船先走谁后走成了难题,两人约定岀对联来定先后。徐铎让薛奕先出联句,薛出句:“二舟同行,橹速(鲁肃)哪及帆快(樊哙)。”这是个很难对付的谐音联句,暗含文不如武之意。徐铎一时没对上,就让薛舟先行,薛又客气了一番,最终是两舟齐头并进。此事徐铎一直耿耿在心。

 

  元丰五年(1082)八月,宋神宗依徐禧之议,在银州东南筑永乐城,以便对抗西夏国。西夏国倾全国之兵三十万,猛攻永乐城。宋援兵又被阻,城中乏水。薛奕在永乐城的统帅徐禧麾下,仍率兵英勇作战,头部中流矢,壮烈殉国,年仅34岁。

 

  又过了一些年,徐铎儿子娶亲,在婚宴中,乐队奏起喜庆的乐曲,触发徐铎的灵感,对出了当年薛奕出的上联。他的下联是:“八音齐奏,笛清(狄青)怎比箫和(萧何)。”徐铎对出下联后,想起壮烈殉国的亲家,不禁十分感伤……

 

  我们在大洋乡寻找凤博村,因是古地名,现在不知已改名什么,一直未能找到。但我们终于得知薛奕的墓仍保存完好,就在大洋乡孝慈村的山地上。那么孝慈村是否是凤博村?我们驱车至孝慈村,天色已黑,只好在心里留下一个让人牵挂的文化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