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记忆:馨美堂
【发布日期:2018-03-27】 【来源:涵江旅游】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馨美堂是一座七间厢加护厝双层楼大厝,坐落在涵江楼下新桥头,其主人是涵江富商林海秋,在上海经营桂圆、砂糖、棉布和船头行等生意发财后,于1940年花巨资建造这座大厝。

 

大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一亩多,是一座双层,但实际高度有四层高的大楼院。在建筑造型和装饰风格上既沿袭了莆仙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又吸收西方建筑的时尚元素,整座大厝富丽堂皇,宏伟高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涵江区域地标性建筑。

 

 


馨美堂从整体外观到局部装饰,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大厝的主体外墙全部用红角砖包墙,护埕墙把两边护厝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长20米,宽8米的封闭式红砖埕。主屋东侧有一座双层大门楼,是进出大院的唯一门户,它不同于传统大门,而是建成了双层门楼,一楼为大门通道,二楼为凉亭式阁楼。

 

 

走进大门,双层主厝的立面形式也与众不同,一层为西式连续拱门结构,二层则为传统古建格式,将东西方建筑工艺融为一体。一层有5个高大的砖柱拱门,中间拱门跨度最大,达4.8米。二层不设拱门,只设砖砌围栏,围栏中间设置一只只青绿色的陶瓷“绿斗”,这是当时江南最流行的一种建筑材料。

 

进入大厝一层,大厅宽敞明亮,是通常莆仙民居的规制,与众不同的是,大厅的高度竟达6米多,比通常人家高了1倍,堪称莆田现存的古民居之最。在大厅之上3米高的地方,主人又造了半层木阁楼。大厅两旁各设一道楼梯,互相对称,楼梯升到木阁楼后,合二为一,另造成楼梯直通二楼。(20世纪50年代,林氏后人将这座豪宅卖给了旅外侨胞王振银先生。并在大门上书写“三槐世泽“的门额。)

 

 

底层正门

 

二楼的装饰在整座大厝中最为突出耀眼。在大厅有一座2米见方的公妈龛,造型像一座微型古屋,周边布满花鸟图案,描金彩绘,金光闪闪。神龛上方,是雕饰金色花瓣的枋木,花瓣上刻字,从右到左是“金马玉堂”四个字。神龛两边镶一对联,上写“金炉香冢青云起,玉堂灯辉紫气腾”。可以想象主人的高雅情趣,诗情画意。大厅左右两边,靠近公妈龛处的木板墙上还有一副木柱联,右为“春风杨柳鸣金马”,左为“哺云梅花照玉堂”。上下联末两字合起来,正好是枋木上的“金马玉堂”四个字。

 

 

神龛上方的精致木雕

 

走廊上并排的四根高大木柱和厅堂的门窗漆得油光黑亮,不管是横梁,还是枋木、云座、吊篮、圭夹,全部刻满了花果虫草,金鸡龙凤之类的图案,特别是那梁柱相交错的小木作,也是精雕细刻。

 

 

二楼走廊

 

走廊的内侧砖墙上部全是木雕壁画,雕刻稿本大多出自李耕、马骀(即马企周)等近现代名家之手。其中李耕作品最多,有人物,花鸟、山水、静物等。木雕画的最上方,是十幅风景油彩画,有“柳浪闻莺、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不少画面已剥蚀模糊,有的则在文革中惨遭涂抹破坏,油彩画的间隔处的对联字迹还很清晰。

 

 

褪色的油彩画

 

这座大宅既继承莆仙传统的民居古建样式,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风格,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颇具建筑科学和艺术审美价值。

 

 


走过千年历史,才有了如今的涵江。而具有时代记忆的老民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是城市节奏的调和剂。源远流长的,不仅仅是古宅的故事,还有涵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