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江春霖与莆田新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8-05-16】 【来源:莆田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江春霖(1855~1918年),字仲默,号杏村,莆田萩芦人。江御史在外做官数十载,心系桑梓,十分关心莆田兴办新学教育,致力为家乡培育英才。1904年江春霖与湖南总督张之洞等人,就曾奏请慈禧太后,要求废除千年封建科举制度,主张改革时政,兴办新学。1905年清廷下旨“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江春霖在朝为官,早已获知内情,就曾多次催促兴化府抓紧兴办中学堂,但兴化府某些官员思想守旧,办事观望,迟迟不见行动,白白坐失良机。


十分关心涵江私立崇实中学堂办学受挫


早在1903年,涵江霞徐黄氏家族的几位富商,就曾自筹千余两白银创办私立崇实中学堂,并特聘新科举人张琴任教,讲授“四书”为主的修身和“五经”为主的经学;还另添了一些西学的内容,如算数、物理、化学、英语等。当时招生人数已达几十人,但才试办一年多就被迫中辍停办,这是新学在莆田的一次较大挫折。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学生水平参差,学校环境较差等;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校长张琴考取进士未就,无心留校教学。


1904年春节后,张琴再次赴京考进士;他曾登门拜访江春霖御史,当谈及涵江私立崇实中学堂办学受挫之事,江御史对此十分关心,详细地询问相关情况。他还当面勉励张琴不要灰心,继续努力办好莆田新学教育,并且表示愿意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适时创办官立兴郡中学堂


1904年3月张琴如愿考上进士,但因找不到空缺位置而在家待业,江春霖御史获悉后,当即请张琴暂时回乡创办官立兴郡中学堂,并许诺三年后翰林院有位置时,再返京任职。他还十分恳切的说:“办学堂之事乃关系到兴化府大批子弟前途的要紧之事,刻不容缓!”


江御史作风雷厉风行,自己也立即行动起来。1905年春他以全国特命全权使臣的身份,多次催促兴化知府赖辉煌,莆田县知事宁云汉,仙游县知事杨文莹等人,协力筹资设立兴郡中学堂。他还身体力行,率身垂范捐款四两白银(约合他两个月薪俸),资助林翰、黄胜白、张景棠三人赴日留学(这是莆田首批留日学生),并要求他们学成之后回兴化府任教,开莆田捐资办学,定点培养师资之先河。


1906年四月初五,兴郡中学堂正式成立,校址设在莆田城里擢英书院(今莆田实验小学西面)。这是当时莆仙两县唯一一所中等学校。由兴化知府具名向社会公布招生及主考信息;首届共录取学生100名,学制定为5年。


积极探索新学教育的办学之路


清朝末年兴办新学教育,因缺少办学经验和支持,又面临种种之困难和非议,办学道路注定崎岖坎坷。江御史以大无畏精神,力排众议,给予兴郡中学堂大力支持,争取种种正确办法和举措,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之路。


首先是配置得力的办学机构人员。学堂由张琴任总监督,进士关陈谟任总教习,举人陈其殷任监学,后由举人翁家骥担任,翁去世后由进士郭兆禄继任。这些成员学识高、能力强、口碑好,为人正派。在当地很有威望,对学堂的管理和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学堂重视教师队伍的聘任,中学堂初创时设立读经、作文、修身、历史、地理、英文、数学、理论、博物、法律、天文、图画、体操13门课程,都邀请学有专长的优秀人才来担任教师。例如:作文与修身由张琴总监亲自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生郭玉清教三角、代数、微积分;国民党立法委员,留日生蔡王宣教几何学;江春霖曾资助的留日生林翰教动物学、留日生黄胜白教植物学、矿物学;英语由留英高材生吴祖贻教授;法律由留日归来的陈樵教授等等。


公开招生,严格选材,且不拘一格录取。第一届报名学生多达1200多人,最后仅录取80余人,生源质量绝对优秀,而且多数来自名门世家及书香门第;其中年幼者仅15岁(小神童),而年长者达40多岁(老秀才);录取后张榜公布,杜绝弊端。当时学堂无升留级制度,采取五年一贯制。五年后学生基本全部毕业(除学校除名2人,病退1人外),大部分毕业生在兴化府就职。受到社会好评;毕业生优秀者如林师肇还出任省议员,宋增矩(宋湖氏)考上北京大学等。


落实办学经费,保证学校正常运行。江御史责令府、县拨调办学经费7200两白银,其中调莆田县历年各项罚没存款4200两,仙游县义仓款1000两,擢英书院移款1000两,兴安书院移款1000两。有时经费供应不足,江春霖就让自己做生意的儿子江祖筳垫支,并说这样做功德圆满,比去嫖赌饮要强一百倍。


由于兴郡中学堂办学机构、师资、招生、经费的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职责清晰、奖惩分明,且落到实处;故在江春霖御史悉心指导下和严格督办下,官立兴郡中学堂办得有声有色,赢得社会好评和荣誉。


辛亥革命后,兴郡中学堂改名为“兴化中学校”“福建省立第十中学”,直至后来与省立二高合并;实际上它是如今蜚声省内外的莆田一中的前身。莆田教育成绩如此辉煌,江春霖功不可没,这也为后人所称道。江御史惩办贪官污吏,威震华夏;兴办新学教育,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