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新华兴”轮船琐忆
【发布日期:2018-05-25】 【来源:莆田文化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解放前,涵江商人购置和自造的小型轮船有两艘:一艘是“新华兴”轮船;另一艘是“宁海”轮船。前者载重较多,经营的历史亦较久,是本文记述的范围。

 “新华兴”轮船,是霞徐人俞振明(即人“头圭尾”)和宫口街“义德行”老板方家明等合资购置的,原是一艘木壳旧船,具体时间未详。据现年76岁的江金树同志回忆:他15岁时,因父亲病故,生活无依,因此,年纪虽小,就在“新华兴”轮船上当学徒。在此之前,“新华兴”轮船在南日岛发生触礁,幸好船主俞振明亦在船上,因平时为人不错,从中进行疏通,所以,虽是“破盖船”,但货物没有受到损失,经修理后,驶回涵江。

 “新华兴”轮船,载重1200担(60吨),再多载时,也只能增加一、二百担。它船身牢固,造型平稳,可以进行远途航运。主要的航线,以三江口港至上海和宁波为主,也有至温州等地。当时,由三江口港至上海一趟,在正常的情况下,要“三对半”的时间才能到达,“一对”,即一昼夜,24小时。经营轮船运输,航程要远,停靠港口的时间就少,利用率才高,获利亦多。

 俞振明又在霞徐街新开河设立“河海”船务行,专门负责货物的收托和转送业务。在上海和宁波地方,则没有设立分行,只委托一同乡商行负责代收代送,给付一定的手续费,亦属两便。当时,轮船虽小,但因运载方便,托运者众,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商人购置的轮船,几乎全部停航。“新华兴”轮船亦不例外,遭受到同样的命运,长期抛锚在新开河附近的埭头地方,任其风吹雨打。俞振明虽改营汽车运输,不久,因公路遭受破坏,亦告收盘。后来,他虽参加城涵汽船运输的经营,这不过藉以维持生计而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江口港至上海和宁波等地的航运逐渐恢复。俞振月因在抗战期间,损失颇大,难以东山再起,后来,幸得到一些老货主的资助,先付运费,以后结算,充作修理轮船的费用。俞振明才下决心,重振旗鼓,经过一年左右的修理,才能下水复航。当时,因造船技术落后,多用人工进行操作,並用“海岑埕”作为修船场所,开始时,雇有工人三、四十人,最多时,增至100多人。复航的头一年,专门行驶上海一线,以归还各货主的欠款。

 1949年8月中旬,莆田解放前夕,“新华兴”轮船正在装货待发,突然被国民党交通警察强迫“封船”,货被卸下,驶至厦门。本来被迫要再驶向他处,幸得厦门解放,国民党交通警察逃跑,全船人员得以安全归来。(徐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