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桥文化
【发布日期:2018-05-30】 【来源:莆田文化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古镇涵江,位于木兰溪下游的北洋平原,河沟纵横,水道如织,宫口河缓缓流过,两岸人家傍河而列,红砖骑楼,商街面水,曾经是河里时时传来欸乃的浆声,船过桥洞的吆喝声“风帆向晚去如泻”,小桥流水,古镇水街,水乡景色媲美著名的水乡周庄,但周庄的桥婉约,涵江还有大气磅礴的桥,显然是揉进大海的因素。据了解,水乡涵江曾建有400多座桥,其中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古镇涵江就有上百座桥,现尚存清代以前的古桥36座,令人痛惜。

最古的当属唐初就出现的石磴桥,用一块块长条石牢牢地插进溪里,整齐排成一行以垫脚渡人,至今已难觅踪迹了。有幸的是,2010年3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遴选了165项重大新发现,福建共只有8项新发现入选,莆田市入选的仅只1项,即为“莆田石磴桥”,它位于莆田涵江萩芦,全长88.5米,有石磴143块,避入石磴7块,建于清道光九年,聪明的先民就地取材,简单实用,以免涉水过溪。那一个个石磴犹如琴键一般静静地竖立在溪里,弹奏着溪水日夜唱着“哗哗”的歌。还有那避人石磴,桥上行人相遇时,暂在避人石磴上避让一下,谦让有礼。既和谐又温馨。

而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建于宁海渡,现在是“国宝”级文物宁海桥(俗称桥兜桥),它位于涵江镇前村与黄石镇桥兜村之间,这里是木兰溪入海处,溪海汇集,海面宽广,惊涛骇浪,海天茫夕,古人兴叹“唯有飞仙可渡”。元代中期,莆田龟山寺僧人越浦倡议募捐建桥,可这里潮太流急,海面宽阔,水文地质复杂,建桥工程十分艰巨。当时,越浦借鉴家乡先贤宋代蔡襄在泉州建造洛阳桥的经验,养殖牡蛎粘成整片胶体以固结桥墩,这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蕴藏着先人智慧。令人惊叹的是:桥面由75块长13米,宽厚各1.2米,重达百余吨的大石梁架在14座船形桥墩上,在没有吊装设备的古代,先民们完全是利用潮汐涨落水的浮力,控制运石船高低位置,把巨石块架上桥墩,充分地表现了先人勇敢和智慧!两墩之间净跨8.8-11.8米,比著名的泉州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路径还大,净跨径是衡量桥梁工程技术的最重要标志,宁海桥是“闽中桥梁甲天下”的杰出代表,还有桥墩建成船形,以减少潮汐水流的冲击,这些造桥技艺极具创造性,宁海桥是古石桥建筑的瑰宝!宁海桥系石梁式石桥,全长255.7米和,宽约6米,高约10米,15孔,桥面石栏杆护卫,上置石狮,姿态各异,形象可爱,桥两端各两尊身高3米,披甲戴盔,手执长剑,威武雄壮的石雕护桥将军守卫,造型独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莆田南北洋重要的三个城镇:古城莆田、古镇涵江、重镇黄石连成一片,莆田更繁荣了。“宁海初日”还曾是莆田廿四景之一,明,佘翔《宁海观潮》诗赞:“海上晴虹架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广陵八月潮。”

宁海桥还为抗倭作出贡献:明嘉靖41年(1562年),倭寇4000余盘踞在莆田林墩,戚继光以1500精兵分进合击,一路由府城直捣林墩,另一路趁夜间秘密经宁海桥直扑林墩,南北夹击,以少胜多,荡平倭寇巢穴,史称“林墩大捷”。宁海桥,发挥着特殊贡献,可歌可泣。数百年来,宁海桥也深深溶入莆田人的生活中,有一句流行俗语“脸皮比桥兜桥还厚”,贬中还夸桥兜桥桥面石块出奇的厚。还有当年建桥制铁工人后裔的聚居地,如今成了桥北铁件专业村——下江头村,这都反映了宁海桥悠深的文化意蕴。令人遗憾的是,30多年来,宁海桥背着公路桥,负重生存。2009年11月,全国古桥专家会聚福州,呼吁“保护古桥刻不容缓”,并全力推动中国古桥申遗。2013年5月,宁海桥成了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也是莆田,省历史文化名城骄人的名片,愿“国宝”文物宁海桥重放异彩。

除了“国宝”古桥“宁海桥”外,涵江集奎村南北各有一座建于宋代建炎年间(1127年)的石桥,北而“新桥”通涵江古镇,长58.5米,宽4米和,筏形桥墩三座,桥面有条石栏杆,桥面铺几十吨重的巨石,坚固实用,跨海而建,雄伟壮观。清,吴德昭《新桥夜泊》诗赞之:“水满江千月色邀,画船夜静泊新桥,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候晚潮。野渡无人才系缆,隔江有众共讴歌。须臾报道春潮暖,处处村烟锁柳条。”

宋代涵江洋尾村人李富是莆田桥文化的“古桥之父”,值得大书特书的莆田先贤。南宋高宗时,金兵侵宋,李富带领自募义兵3000人由海道北上,投在蕲王韩世忠部下抗金,作战时李富“身先士卒”勇猛杀敌,战术上“变化无穷”,使敌人“皆闻风丧胆”,因功任承信郎,后征召为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后人称他为李制干,因痛恨秦桧卖国,愤而辞职返乡,李富乐善好施,人称“乐善之士”,他在莆田捐造34座桥梁,功德无量,明兵部侍郎郑岳诗赞之“区区微利较锥刀,济险由来属俊毫。三十四桥尚无恙,秦皇鞭石笑徒劳”。现在,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洋尾村尚存明代建筑风格的“李富祠”,斗拱飞檐,古朴壮观,以纪念这位抗金民族英雄,大慈善家!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正能量,也是涵江“桥文化”不可磨灭的闪光点。(陈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