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正学门"与"四十九级台阶"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8-12-28】 【来源:涵江旅游】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孔庙中,带有家庙性质的只有四座,山东曲阜、浙江衢州和婺州,以及福建莆田的涵江孔庙。  

 

 

风行草偃,其势必然。据<重刊兴化府志>第四十六卷与<福建通志>第七十二册记载: 孔子四十一代孙孔仲良,山东曲阜人,曾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来莆田任县令,卸任后遂择地定居于莆田县的涵江,"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其后世子孙最终繁衍成当地的名门望族。

 

 


世事沧桑,经过了三百多个暑往寒来之后,到了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当时的闻名遐迩的大理学家朱熹在赴福建泉州同安任内,路经莆田时,他特地查访了孔仲良的宗支并仔细鉴定了孔氏子孙珍藏的告身七通和家牒与世谱。"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他遂认定这些文物乃唐代的旧物,与元丰版本的袭封家谱相吻合并无谬误之处,以此完全可以证实孔仲良确系孔子的第四十一代嫡孙。"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因此,朱熹亲自出马将其考察的详情告示于当时的兴化知军和莆田县令请予照此版籍,立当时涵江孔氏族长孔宜户(系孔仲良的八世孙)为至圣文宣王孔子四十九世孙。并将其家族所居的紫璜山上孔氏集聚地称之为"阙里"(俗称孔里),同时请求免去孔氏后裔的身役税粮。所谓: "化当世,莫若口; 传来世,莫若书"。(唐.韩愈<答张籍书>)为此,朱熹帮人帮到厎,还亲自撰写了<跋孔君家藏唐诰>后载入<重刊兴化府志>中......

 

 


"虽源水桃花,时时失路; 而幽山桂树,往往逢人"。(唐.王勃语)涵江的孔里(古称为阙里)其古建筑群有孔庙及其附属建筑物如: 正学门,泮池,四十九级台阶,崇圣祠,学厅和孔氏后裔集居地等。"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宋淳祐五年(1245),兴化知军杨栋会同涵江镇官郑雄飞在紫璜山上修建了涵江书院,作为孔氏后裔的读书之所。理宗皇帝还于景定四年(1263),亲笔御书"涵江书院"一匾额悬挂于涵江顶铺的石坊上。所谓: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汉.刘向<说苑.杂言>)"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与此同时,知军和镇官大人还大兴土木修建孔庙并拨田产以供孔庙祭祀和书院的日常开支。

 

 


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兴化府知府岳正(字季方,俗称为岳太守)在孔庙和涵江书院的原址上进行扩建重修。"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当时的涵江孔庙大成殿奉祀孔子,四配,十哲。殿前建有棂星门,大成门。书院前面竖立有"正学门庭"木枋。庭内建有明德堂,思圣堂。书院上下毗连之处修建有四十九级台阶与泮池,"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自此以后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风光如画与园林清雅的建筑群。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沦陷莆田,涵江的孔庙和书院首当其冲被烧毁。后经御史孙综,提学胡定檄与知府吕一静等官员倡仪重修。"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不知何故,万历八年(1580),朝廷令毁。万历十四年,孔氏后裔诸生冒险重修。清顺治十一年(1654),郑成功遣大镇王王大振率兵攻占了涵江,多事之秋,孔庙与书院再次被王大振的兵弁所焚毁。所谓: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里仁>载孔子语)"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至清康熙元年(1662),在明代孔庙的遗址上重建了孔庙。嘉庆甲戌年(1814),阖涵绅士在孔庙的泮池之前募建有正学门。至道光乙未年(1835)蒇工(见四十九级台阶下的"碑廊"左侧<涵江书院正学门>石碑文)......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逢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我们说涵江孔庙与书院虽似传说中的蓬莱仙山飘渺高远,自甘恬并且与世无争,但也逃脱不了天灾人祸的无情摧残,能够一息尚存而最终成为后人景仰的名胜古迹,"恬淡无人见,年年当自清"。试想当是来之不易,我辈当自好好珍惜之。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涵江孔庙前面的正学门为木质单檐山式结构,三开间,庄严肃穆,保持着清代的建筑风格。木枋正面横额书写"正学门"三字,背面额书写有"仰之弥高"四字,字休体雍容大雅,遒劲有力。"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抬腿步入正学门几步即为泮池,左右两侧泮池中央用打磨过的石板铺设成石桥,名曰"璧水桥",以供行人出入。过了"璧水桥"后为一条节节拔高的台阶甬道,是用51块各长9尺2寸,面宽8寸2分的条石逐步堆砌而成,尽头两侧各有"龙井"一口。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信步走入正学门抬级而上的四十九级台阶,依仗着紫璜山的地势,采用长13尺2寸,面宽1尺2寸,厚度4寸8分的四十九块条石堆砌而成,一级高过一级,平目远眺,宛若天梯。它之所以筑成四十九级台阶,据说有二种说法: 其一是为了纪念孔子四十九世孙孔宜户而特地筑成了四十九级台阶。

 

高风所泊,薄俗以敦。孔子四十一世孙孔仲良,曾官居莆田县令,其子孙后裔定居于涵头(涵江古名称)。宋时朱熹见其家藏告身(古代朝廷命官委任状),他核实孔子家谱准确无误之后,便出面告知兴化知军,特确立孔仲良的八世孙孔宜户为孔子四十九世孙,还积极争取为其免除了徭役。其二是因为在封建科举的时代,莆田学子毎科所高中的总是多达四五十名,筑成四十九级台阶用以标榜莆田是名副其实的"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盛誉。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另据莆田民间传说: 四十九级台阶与古代莆田士子的"四九入场中五一"的故事有关。只是该传说有多个不同的版本。

 

一是说明莆田过去曾经有51位士子入京应试,赴考途中,有两人因水土不服而途中病倒在客栈无法参加应试,入场考试的49人之中,有两人在做好自己的答卷后,其中1人以弟替兄,1人以侄代叔,分别用病号的姓名与笔迹答卷。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揭晓时,莆田竟然有51人榜上有名。东窗事发引起了其他地方士子的不满,他们联名上告朝廷。朝廷为了平息各地士子的不满精绪,特地再次组织莆田士子单独进行复试。此时原先患病的两位士子早已痊愈,也亲自赶来参加复试,结果莆田的51位学子果然个个满腹经纶真才实学,牛刀小试人人身手不凡,深受朝廷的嘉许。

 

 


二是说明在明代时的有一场科举,莆田的士子一举考中了49人。主考官满腹狐疑,莆田有士子答曰: "地痩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乃是莆田的一惯承先启后的好传统啊!你不信随便在路上拦下一个行人,他们不管是士农工商个个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主考官还真的深信不疑,他微服私访在街头拦下了两个"挑葱卖蒜"的莆田人当场进行智力抢答的面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莆田人不可小觑,果然人人不同凡响,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主考官不得不甘拜下风。

 

三是说明在明代有49位士子,加上一个书僮和一个捡粪的小伙子,共计有51人参加朝庭考试,全部金榜题名。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以上的传说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与夸大其词,也许四十九级台阶与上述的传说也不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所谓: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富贵空回首,喧挣懒著鞭。四十九级台阶是孔庙的配套建筑物,然而孔庙乃是奉祀天下士子的至圣先师----孔子及其门徒们的独一无二的专祀庙宇,这个倒是不容置疑的不争事实。

 

 


斯文有传,学者为师。四十九级台阶的正下方,至今仍然有一座巍然屹立的"正学门"木枋,它创建于宋淳佑十一年(1251),现存为清道光乙未年(1835)重建。原孔庙的那块御赐下马牌,文曰: "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牌现已移立于此处......

 

宋代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诗中有云: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涵江的"正学门"也好,涵江的"四十九级台阶"也罢。曾经的辉煌早已是过眼烟云荡然无存了。但是,不管怎讲它倒是不失为一个怀古凭吊的绝妙之地。有兴趣的话谁都可以来此走一走的。

 

文字作者:方明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