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涵江“霞徐天妃宫:灵显九十九圣
【发布日期:2019-05-21】 【来源:看涵江】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涵江“霞徐天妃宫”的正殿门顶,悬挂着一个非常显眼的《灵显九圣》的匾额。据当地信众说:此匾额是清康熙年间,妈祖信众为纪念贤良港天后祖祠乡族之人复界后重建妈祖祖祠,来涵江天妃宫恭请寄托在宫中的妈祖回娘家时发生的一段神奇的妈祖显圣故事:



清顺治18年(1661),清廷为了对抗郑成功的反清复明的军事活动,实施了极其残酷的截界清野运动。清廷颁令沿海截界三十里,逼迫沿海居民统统迁入内地,严禁沿海船只出入,下令烧毁沿海民居宅舍,不得留有庄稼粮食,以杜绝明郑部队在厦、漳、泉及莆田一带的反清复明的军事活动。

 

彼时,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宋雕妈祖宝像和妈祖族裔供奉在祖祠中的历代神主牌位,以及莆禧城隍庙的城隍老爷大神圣像,同民众一起被迫内迁界内,城隍老爷暂寄奉于涵江顶埔,(现在涵江城隍庙就是原莆禧城隍老爷之所在,庙内存有清代碑刻记载)。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妈祖宝像和历代神主牌位一并暂寄在涵江天妃宫。

 

康熙廿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1861年),朝廷颁旨复界,贤良港乡族之人返回故里重建天后祖祠后,赴涵江恭请妈祖神像和林族历代神主牌位回港时,因涵江的妈祖信众不肯让其请回,港里族亲乃与涵之里人同诣在妈祖神前卜杯,其时妈祖显圣,连续卜得九十九个圣杯,涵人才同意让妈祖神像奉回的传奇事迹,而雕刻了此灵显九圣的匾额。

 


涵江天妃宫创造于明代 ,正殿坐东向西,两侧各有观潮楼和梳妆楼,前面有座约三、四十平方的拜亭。前有较大的石埕称旧宫埕。埕的南北两边各有两棵亭亭如盖的荔枝树,是清道光壬午年(1822)花朝海关虞朝标手植的。供香灯用,有勒石为记。宫四周有围墙,两边左右有二辕门称河清门和海晏门。天妃宫中尚存有许多珍贵文物:如千年车磲、元代镇宅钱、明代天文古星图(巳由市博物馆收藏)、明石雕龙陛和清代遗存的多个事件记载的碑刻。

 

明末,涵江商业繁盛,许多商人在此码头附近开设货栈。清乾隆四年(1739),随着海运和商业的发达,涵江几十家商号又在码头边创立涵江兴安会馆,为航海商家提供了商务活动场所。1912年起,霞徐码头附近又开设了船头行(船务厅),如福生船务厅行、福兴轮船公司、鲲南船务厅等等,经营海运业务。20年代,由新华兴船务厅老板俞振明(俗名头奎尾)发起,从霞徐埭头地方开挖一条几百米长的河道,与宫下的端明徒门的水心河相通,这段新挖的河道俗称新开河。


  彼时,涵江航运业蓬勃发展,海运业务繁忙,但沧海茫茫,航海路上时常遇到意外风险。航海家们急需海神妈祖的庇佑,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妈祖神像寄托在涵二十年,涵江地区百业兴旺,经济发达,时被誉为小上海,这也是当时涵之里人不让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神像返回港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涵江霞徐天妃宫与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往来非常密切,每逢节日庆典,双方都会各派代表踊跃参加,同谒妈祖、共享平安。(林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