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厦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上千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发布日期:2017-01-16】 【来源:福建文明风】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五缘湾合唱团精彩演出现场


  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乐器


  动动手指,就能下载海量书籍


  居民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排练舞蹈


  街道图书馆是孩子读书的乐园


  广场舞跳起来,欢快的歌曲唱起来


  居民在群众大舞台上秀才艺


  草根艺术团赴澳洲交流


  社区艺术团登上舞台大放异彩


  “两岸情 中国年”摄影展


走进厦门市湖里区的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只见活动场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居民享受着社区文化工作者与文化志愿者体贴入微的服务;在社区的群众舞台上,群众艺术团自编自演,办起了“社区春晚”;在闽南古镇的广场上,激情的舞曲、优美的歌声、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上千人一起倒数跨年……一组组镜头传递着人们的喜悦之情。


一座城区的文化活力与内涵,连接着居民的幸福感。湖里区,正在用一个又一个文化惠民的实际行动,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百万居民畅享文化阳光、感受文化魅力,收获满满的幸福。刚刚过去的一年,湖里区在第一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市对区考评中获全市总评第一佳绩。


这里有温馨的艺术空间


镜头

街道文化站坐拥精彩大世界

歌声、筝声、欢笑声……湖里禾山街道综合文化站藏着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世界。这里有台球室、棋牌室、康乐讲堂、乒乓球室、舞蹈房、健身房、图书馆,还有烘焙室、暖心室、影音视界、安全天地、成长空间等个性化服务区域。


别看它只是个街道文化站,却是个占地4500平方米、六层高的“大个子”,所服务的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禾山居民告诉记者,这样温馨的艺术空间,让人感到幸福就在身边。


亮点

努力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湖里正在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文化服务站,打造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湖里区还积极创新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模式:2012年起,全面推广吕岭社区文化志愿者首创的“自我服务”模式,社区组织和文化志愿者不受开放时间限制,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免费使用基层文化场所,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创新管理模式延伸到基层图书馆、社区文化站,殿前街道图书馆由市图书馆托管,实行统一配送、通借通还,保持了在各市图分馆中面积最大、接待读者人数最多、借阅量最大的纪录;禾山街道图书馆由区图书馆托管,走出基层图书馆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此外,很多社区利用“以奖代补”资金,引进企业或专业人士对社区书院、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如东渡社区的古船模馆)等实施委托专业管理。


这里有多元的文化大餐


镜头

下载App即可免费看海量书籍

湖里紧跟时代步伐,借力“互联网 ”放出大招——引进掌上阅读App“湖里微乐读”,率先打造“掌中图书馆”,把海量的图书馆资源免费送到读者手中——读者只需动动手指,下载App,即可免费阅读,还能查询区图书馆近期活动,通过视频上“公开课”,通过耳朵听“有声读物”。这一创新之举,为读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深受欢迎,从去年5月设立以来,访问量已逾35万人次,居民高英霞就是其中一位读者,她不仅自己阅读,还利用“掌中图书馆”为孩子筛选书目。


亮点

推行一街一品烹制文化特色菜

湖里区不断优化机制,构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湖里区已形成以区公共图书馆为依托,图书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支撑,图书流通点、流动图书车为补充的公共图书流通服务体系,兼有共享工程网站、图书数据库、云平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服务项目。阅读之外还有课程,区图书馆开设的闽南话培训班吸引了不少新厦门人来学习,厦大教授周长楫曾表示,湖里区的闽南话课程“真的是在用心传播、推广闽南文化,很值得称赞”。

湖里区还烹制出不少“特色菜品”——元宵民俗文化节举办了12届,将民俗活动、民间文艺融为一体;城市诵读节已举办8届,吸引了广大市民加入经典诵读行列;社区文化艺术节已举办8届,带动每年上千场的社区级文化体活动开展;福德文化节已举办9届,传承了两岸民俗文化特色,成为该区对台交流的重要品牌;“幸福湖里百姓乐”“和美殿前,以文化人”“禾山欢乐季”“江头文体同乐汇”“喜乐金山”,一街一品,更是5个街道的“经典菜”。


这里有一流的文艺精品


镜头

业余合唱团登上全国专业舞台

指落琴响,雄浑的歌声飘来。前天,厦门五缘湾合唱团成立10周年专场音乐会在五缘湾音乐厅唱响。上千名观众乘着歌声的翅膀,纵情畅游了音乐的世界。唱出这些动人歌声的人,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却为了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用10年的时间,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湖里走向全国——他们的歌声,曾响彻台北中山堂;他们的身影,曾出现在世界合唱比赛、中国合唱节、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的舞台上,载誉无数。


亮点

精品艺术团斩获全国大奖

这个合唱团的成长,正是湖里区长期深挖潜力,精品创作、大众文化两手抓取得成效的缩影。

一方面,湖里区依托骨干文艺团队和专业力量组织文艺精品创作。他们通过聘请优秀专家、定期开展排练、优化队伍结构,培育了五缘湾合唱团、湖里区外来青年艺术团、湖里区中青年舞蹈队等一批骨干文艺团队,在各级文艺比赛中屡获大奖。近一点的,五缘湾合唱团刚在2016全国合唱展演中捧回“十佳合唱团”殊荣;远一点的,湖里区外来青年艺术团、湖里区中青年舞蹈队的群舞《五更夜话》、《闽娘》、广场舞《吉祥谣》曾获厦门市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舞蹈类比赛金、银奖,湖里区外来青年艺术团还获得群星奖表彰;反腐倡廉小品《家庭会议》、歌曲《五缘湾之帆》、女声小组唱《躺在小渔村的梦里》等一大批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其中《家庭会议》荣获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

另一方面,湖里还充分发挥业余文化团体、志愿者作用,活跃基层文化活动,让社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目前,湖里区共建有区级文艺团队和社区艺术团10个,社区文艺团队近300个。



这里有多彩的文化生活


镜头

台北退休老师享受“艺术人生”

来自台北的退休老师何芝骅,在殿前街道生活了7年,因为舞蹈与社区结缘,走到哪里就把对文艺的热情带到哪里。除了往年的魔术和民族舞培训,今年,她又报名参加了街道的尊巴舞蹈培训,“对于生活在厦门的人来说,城市、社区都会为居民提供很好的平台。”她所在的培训班就是殿前街道组织开办的,由街道提供场所,聘请优秀的老师免费授课。


亮点

文化惠民的阳光普照每个角落

社区文化艺术节是湖里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被居民视为自己的节日——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每个街道和社区都将文艺活动排得满满的,草根明星大放异彩,传递着文化魅力。“我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展示自己的才艺。”居民郑秋云开心地说。

文化惠民阳光正洒遍湖里区的每个角落。针对特殊群众,开展特色文化服务。其中,区图书馆从2005年起,就免费为老年人、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下岗人员及残障人员提供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仅2016年就举办了32期,培训人数多达960人;“湖里区外来员工子女艺术夏令营”也成为区艺术扶贫重点项目,2012年至今已举办了5届,共培训441名学员。

湖里区还出台了《湖里区“幸福广场秀”活动指导性意见》,发放60台便携式广场音响设备,开展厦门题材广场舞培训,举办“幸福广场秀”展演,评选“优秀广场舞文化志愿者”,打造10个“幸福广场秀”示范点,推广全区“幸福广场秀”活动点172个。


【重点】

率先

湖里区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建立了基层文化管理工作队伍,街道文化站配齐了3名文化管理干部,公开招聘和培训了53名社区文化协管员并充实到每个社区。为稳定队伍,他们的月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到4000余元,以本科学历水平者居多,禾山街道文化站还动用事业编制进行招聘,吸引来了研究生学历的管理人才。


创新

成立厦门首个“社区文化艺术协会”,由禾盛社区馨雅艺术团、禾山社区艺术团、和通社区阳光艺术团、祥店社区祥梦艺术团等4家艺术团共同发起,吸引了上千草根文艺达人的参与,形成推动社区文化艺术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合力。



【数说】


上千场

湖里区每年举办上千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在这里,文化艺术就是一条纽带,传递着“美丽生活”的正能量。

3000名

通过挖掘、培训,湖里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已超过3000名,他们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100%

湖里区拥有53座支持24小时自助借还查询的图书机,58个采取云桌面共享模式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了1辆流动图书车。区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书目数字化率达到100%,拥有自购中文数据库2种,自建数据库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