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惠州粤曲文化席卷各乡村 唱粤曲赏粤剧清音绕村乐融融
【发布日期:2017-03-1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咚咚锵!咚咚锵……在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每天晚上7点多,村民吃完饭,各个村里曲艺社的锣鼓就响起来了。周一、四、六,上南曲艺社开练;周二、三、五轮到李屋村唱;刘屋村每周一、二晚上排练,周三、五和周日则白天演出……一星期7天,在园洲天天清音绕村。古老的粤曲成为园洲村民闲暇饭后的娱乐方式之一。爱好者台上唱,村民台下和,唱粤曲赏粤剧其乐融融。如今,政府与企业合作将在园洲星州双语学校推广粤曲,希望能从中培养粤曲爱好者及传承人。


粤曲爱好者上台表演,颇有专业范儿


 镜头1


 从4成员到40会员,从两人拉琴手顶手到200平方米新址


 近日,在一阵锣鼓、鞭炮声中,李屋曲艺社搬进了新修建的200多平方米的新址,结束了在老祠堂旁简陋的屋子里唱戏的历史。有了新的曲艺社,最高兴的还是村民。曲艺社搬迁当天,锣鼓整整敲了5个小时。从中午1点到下午5点,不断有曲艺爱好者登台亮相。台上唱得欢,台下也听得乐。“有时间来听听曲,蛮好,总好过打麻将。”在被问及是否喜欢粤曲时,台下一位村民笑着回答。


 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谁也想不到,这个现在拥有40名会员的曲艺社在两年前只有三四个成员,甚至连个敲锣鼓的人都没有。当时,4个会乐器的老人挤在旧祠堂里面一个狭小房间里。“那个房间小到两个人在里面拉琴都会顶到手。”李屋曲艺社社长李明钦是当时在那个小房间自娱自乐的成员之一。他的爸爸喜欢粤曲,他从小就跟着爸爸听粤曲、唱粤曲。15岁时,他在当时的生产队里唱粤曲。等到退休后,再重拾儿时的兴趣爱好时,他却发现身边会唱粤曲的同伴不多了。他与3个老友就在老祠堂里找了个房间,每天早上都去练上一阵。人数太少,连合演一场戏都难。没有唱曲和敲锣鼓的人,他们就聚在一起用乐器演奏粤曲,自娱自乐。


 镜头2


 废弃楼房里练粤曲,连个旦角都没有


 “我第一次到九潭社区曲艺社,是为了调解纠纷。”2014年,李柱棠刚接任园洲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时就接到一起投诉。“我当时真没想到有一个曲艺社的环境会如此糟糕。”为了调解纠纷,李柱棠和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才发现,虽说九潭社区登记有曲艺社,但所谓的曲艺社连个唱旦角的都没有,惟一一位女性成员因为当奶奶了,要帮忙带孙子,不能前来练习。而曲艺社平时练习的场所是九潭社区已经废弃的物业管理处,这栋建筑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楼,平时一些孤寡老人爱在里面聊天、打牌。“曲艺社里连水都没有喝的。”知道他们要来,曲艺社的成员特意从外面小卖部买了几瓶水给他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李柱棠感到特别难受。


 “还好,2017年5月,九潭社区的新场地就可以入伙了。”李柱棠说,估计等九潭社区曲艺社入伙时,场面会更热闹,会有更多粤曲爱好者加入。


上台前认真化妆


 镜头3


 原来聚集在旧祠堂,如今组建了戏班子


 小曼是个“85后”,从小就在刘屋社区居住。大学毕业后,她在市区上班。由于离家很近,周末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抽空回家。工作几年后,她和同镇的初中同学结婚了。娘家婆家都在一个镇,回家更频繁了。有艺术细胞的她对各种乐器很感兴趣,每次回家都会遇到一个70多岁爱好粤曲的阿伯,他天天到村里老年活动中心和几个粤曲爱好者一起练习。渐渐地,她也和阿伯熟悉了,了解到他因为小时候经常听粤曲,很喜欢粤曲,但并不会唱。平时哪里有粤曲表演或者练习,他都会看看并跟着学。“每次看到阿伯他们去那里练习,就觉得他们好辛苦,也不懂是什么能让他们坚持下来。”


 后来因为怀孕,小曼有段时间没有回家。等她2016年生完宝宝回家后发现,阿伯们的曲艺练习场所换地方了。新的曲艺社不仅添置了乐器,还有了自己的戏班子。而且镇曲艺协会还准备编辑宣传册。园洲镇曲艺协会会长邱梅田得知小曼有设计工作经验,找上门请她帮忙设计宣传册。“之前很多村民闲暇时就是打麻将,但现在他们有了新去处,去曲艺社唱戏听戏。”看到村里的变化,小曼很开心。


 溯源


 清末已盛行,曾是老一辈儿时惟一娱乐


 “在园洲镇,特别是老一辈粤曲人,无不以园洲粤曲为傲。”李柱棠说。据园洲镇文化服务中心收集的史料显示,在清朝末期,粤曲活动在园洲靠东江一带盛行,他们以龙舟、木鱼、咸水歌的形式表达宣传事物。后来,园洲粤曲发展成排大戏、搭戏棚,粤曲演戏,活动繁盛,乡村演戏蔚然成风。


 解放初期,每个大队都有文娱组,通过粤曲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生活。“那时候逢年过节,经常有粤曲表演,而且也是我们小时惟一的娱乐。”对于当年的场景,邱梅田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在上世纪那个特殊时期,园洲镇的粤曲习俗遭遇重创,生产队的文娱组陆续解散。直到改革开放后,粤曲活动才逐渐恢复。起先是一些粤曲爱好者在空余时间自发相聚活动,后来逐渐形成了曲艺社,开始有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场地,有组织地进行训练演出。


李屋曲艺社搬了新家


 发展


 天天都排练,演出不时有


 近几年,园洲镇粤曲文化发展迅速,与该镇的文明创建工作分不开。为了了解粤曲在该镇的普及以及影响程度,该镇在2015年成立调研小组,走进各村及社区,了解当地的粤曲文化,发掘会粤曲、懂粤曲的爱好者。2016年5月,成立园洲镇曲艺协会;2016年8月,成功申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该镇还在申报“广东省曲艺之乡”。而为了丰富市民闲暇时的娱乐生活,在政府筹资以及社会人士资助下,全镇目前登记在册的7家曲艺社,或迁入新居,或新修建了新址,还添置了乐器服装,组建了自己村的戏班子,曲艺爱好者的人数更是成倍增加。


 有了政府支持,园洲粤曲取得的成绩也十分喜人。2015年10月22日,2015广东粤曲私伙局(意为业余社团)大赛总决赛在广州番禺举行。上南曲艺社作为惠州惟一代表参赛,在全省各地3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成人组银奖。在当地粤曲发烧友群体中,这一喜讯至今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此之外,刘屋社区还组建了该村的戏班子,李屋曲艺社也准备在2017年登台演出。


 2015年,李柱棠他们调研时发现,部分村的曲艺社名存实亡,挤在旧祠堂或老年活动中心的小房间里,只有三五个爱好者自娱自乐。如今,在园洲天天都有曲艺社排练,一周还有好几次。如上南曲艺社规定,每周一、四、六晚上排练,李屋村每周二、三、五练习。晚上7点多,锣鼓声就准时在曲艺社响起。只要有时间,各村的曲艺爱好者就会聚在一起交流、切磋。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请省里的粤曲专家来开班授课。每到这个时候,曲艺社就特别热闹。不仅本镇村民来了,就连东莞市望牛墩、桥头、企石、石碣、常平、茶山等镇的粤曲爱好者也会慕名前来。


 传承


 非科班出身,传承创新遇难题


 虽然各村的曲艺社活动举办得热热闹闹,但难掩粤曲传承难以为继的尴尬。在园洲镇各曲艺社中,80多岁的老人仍活跃在舞台上,但不管是台上表演的爱好者,还是台下听曲的村民,年龄在30岁以下的青年都难找。


 “别人一分钟就能说完的话,你们要唱10多分钟。”园洲镇曲艺协会秘书长朱小玲曾经想培养女儿对粤曲的兴趣,但在跟她听过几场粤曲后,女儿说出了上面那番话。“粤曲的美他们都不懂,根本不理解。要想吸引年轻人,粤曲也必须要创新。”朱小玲说,她曾在外地听过一场改良过的粤曲,她和身边一些年轻人都很喜欢。而要对粤曲进行改良,对于他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人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我们都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都是跟着前辈们这样唱过来的,创新、改编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因为都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培养粤曲传承人时也遇到了问题。为了更好传承粤曲,让学生在学校就开始接触粤曲,园洲镇准备在镇里的小学推广粤曲教育。但全镇上下各大曲艺社竟找不到可以授课的老师。“我们都是靠自己摸索的,只有自己知道怎么发这个音,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唱,要怎么样发这个音,我们都说不上来。”这几年,朱小玲跟着上南曲艺社到多地演出过,表演经验丰富的她却无法准确说出自己所表演的技巧与发声方法。


 将在学校率先开展粤曲课,传承粤曲文化


 “要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花钱从外面请老师,但钱又该从哪里来?”朱小玲坦言,除了人才的缺失,资金也是制约园洲粤曲发展的一大瓶颈。使用时间渐长,不少曲艺社的设备以及服装都出现损坏,需要重新购买;而新曲艺社的建设也需要资金投入,为培训会员,提高该镇的粤曲水平,也需要花钱从外面请老师……


 为了支持曲艺社的发展,除了社员外,外出乡贤也通过捐资捐物等方式积极支持。此外,当地曲艺社自身也在积极转型,以谋求长久生存与发展,商业演出成为他们自救的突破口。上南村和沥西村的曲艺社努力走向市场,通过开展商业演出,靠商演所得改善条件,自己养活自己。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在尝试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资、曲艺社提供资源等方式,在学校中开展曲艺相关课程。目前,他们准备在星州双语学校率先开展粤曲课,帮助当地粤曲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