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江苏省张家港省级文明家庭殷志兰家时,看到殷志兰正在洗涤衣物,她97岁的养母正在门前晒太阳,院子里的果蔬长势喜人……好一幅“江南农家和煦春日图”景象。
张家港是连续4届上榜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记者采访发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实干是张家港市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艳的沃土。
传家风
殷志兰,今年67岁,家住南丰镇新德村1组。7岁时,她被父母过继给没有孩子的姨妈施友娣。在她心里,生父母和养父母都是自己亲人,都有赡养孝敬的义务。后来,养父的大哥和大嫂没有孩子,她又挑起照顾大伯婶娘的担子。
因为有6位老人要抚养,殷志兰和丈夫戴学云结婚时约定“结婚不离娘家”,算上公婆,8位老人的起居照顾全部都由殷志兰承担。一年四季,8位老人被殷志兰照顾得妥妥当当。殷志兰孝老爱亲的事迹在当地家喻户晓。2013年,她当选张家港市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7年初,她家被评为首届江苏省文明家庭。
近年来,随着几位长辈陆续离世,2016年初,殷志兰向村里提出要当志愿者。在村干部的组织推动下,村里还成立了以“殷志兰”命名的志愿服务队。
今天的张家港,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已成为新风尚;评选文明家庭、晒党员家规、讲家风故事,也是蔚然成风。
淳乡风
金塘社区成立于2011年8月,是城郊接合部的一个纯农民拆迁安置区,常住人口6000余人,涵盖了周边7个村村民。在社区干部的引领下,金塘社区努力探索出一条居民共建自治的新路子。
以往在农村,无论红事、白事,若不大操大办,就显得很没面子。为彻底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俗,社区组织成立了“睦邻苑”餐厅,免费为小区居民婚丧嫁娶提供场地、电子屏、音响设备,倡议居民办理宴席控制在20桌以内,且每桌费用控制在500元以内。
社区居民张丽华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她都与同一楼道的七八家邻居一道,到小区“睦邻苑”宴请宾朋,不仅可以分摊菜钱、共请厨师,还能增进邻里感情。
“新‘二十四孝’之九——经常为父母拍照”“新‘二十四孝’之十——教父母学会上网”……南丰镇建农村主题公园里,随处可见关于新时代“和孝美”的道德模范展示灯箱、文化宣传栏。村党委书记施建章告诉记者,全村推行“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四德”积分管理考核制度,获得满分的村民能在年底获得400元左右的股权固化分红,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紧密挂钩,村风民风得到不断改善。
净网风
“香灰没有完全冷却就倒进垃圾桶,过一个清明节就烧坏了两只垃圾桶……”在金塘社区论坛,一则“香火纸灰有了新出路”帖子引起记者的注意。原来,金塘社区部分居民还保留着清明烧纸钱的习俗,个别居民在纸香没有完全冷却时就倒入公用垃圾桶,导致垃圾桶被烧坏。对此,社区理事会决定由物业公司做一个带轮的大型铁皮桶,居民有需要可到物业借用。社区通过论坛、手机、宣传栏、楼道向居民广泛宣传,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再也没有发生烧坏垃圾桶的事。
如何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金塘社区居民自治的触角已延伸到网络,从香火烟灰出路,到小煤炉专项整治,再到邻里矛盾纠纷,都可以协商解决。“刚设立论坛时,难免有居民语言粗鲁,同时就有人提醒在网络也要注意文明用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高丽萍说,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夏天,张家港遭遇罕见暴雨,城市严重积水。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号召市级公众号与各区、镇新媒体共同发声,及时汇总发布电力、城管等职能部门信息,在部分重点街道,每小时通报一次积水消退情况,得到网友纷纷点赞。
目前张家港市级层面已拥有两个省属重点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媒体微博、微信平台20个,主流媒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就超过60万;在基层一线,各类综合信息平台已延伸到村。(记者 薛海燕 通讯员 吴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