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马鞍山: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爱心正能量注入城市品质
【发布日期:2018-04-12】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不仅体现在外表,更存在于精神。从中部唯一、安徽第一到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让马鞍山这座年轻的城市一路奔跑。

 

一座有爱的城市,是最容易散发魅力的城市。一碗盒饭让被困司机在寒冷的雪地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捐献造血干细胞让生命在爱心中延续;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村民邻里互助一家亲……在马鞍山工作、生活,你会发现这些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为美丽的风景之一,这些细水长流式的爱心正如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注入城市的品质之中。

 

 

万敏在捐献中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马鞍山文明网


3月28日,万敏在马鞍山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护送下,前往安徽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马鞍山市第25例、全省第1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4月2日,从万敏体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被送往北京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


万敏是马鞍山中王奥特莱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从1997年开始,就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2008年,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马鞍山工作站成立。当年的5月10日,也是万敏和老公结婚纪念日,两人一起成为马鞍山第一批造干志愿者。


而就在3月1日,慈湖高新区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职工、今年33岁的李修根,正式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成为马鞍山第24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从2006年开始,李修根就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至今献血总量达到4600毫升。在2010年的一次无偿献血中,李修根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他的影响下,李修根的爱人也成了无偿献血志愿者,至今已献血约2000毫升。


从2010年9月马鞍山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吴红,到2015年7月马鞍山市首例涉外捐献者刘志文,再到2018年3月全市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万敏……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马鞍山工作站自2008年成立以来,全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样由成立之初的300人上升至目前的5000多人,其中HLA检测资料已有4500份进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安徽分库中库容使用率最高的工作站。


300、5000、4500……此时此刻,提起这些感人的事迹,让人感觉到这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这座城市的温度。

 

 

志愿者为滞留司机送上爱心餐 图片来源:马鞍山文明网


“老铁们,这里是安徽省马鞍山市,感谢这些党员给我们送吃的!”今年1月份,辽宁铁岭的大货车司机王恩辉在某网络平台上传了一段视频为马鞍山党员志愿者点赞。视频中一群穿着志愿服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正在为滞留司机送上盒饭和泡面,而他们正是感动了王恩辉的“红帽子”党员志愿者。


原来今年1月,连续的暴雪让宁芜高速马鞍山北出入口、马鞍山南出入口、慈湖河路、葛羊山路一带滞留大量货车。当时,王恩辉从江西景德镇运陶瓷制品回沈阳,因大雪原因,已经在安徽待了两天。


得知大量车辆滞留后,马鞍山公益善食馆的数十名志愿者带上紧急烹制的600份“爱心餐”,以及方便面、火腿肠、面包50余件,为滞留的司机送餐。同时,佳山乡立即开展高速救援行动,并在距采石河路滞留路段最近的前庄村部设立了高速救援点。佳山乡“红帽子”志愿服务队40多名志愿者兵分两路,一路在救援点为滞留一夜的大货车司机师傅送去开水、面包、牛奶和热腾腾的饭菜,一路徒步沿着滞留路段将开水和食物一一送给留在车内的司机师傅手上。


其实,这只是马鞍山这座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如今在马鞍山1000余支志愿者队伍,10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益起来”志愿服务移动平台 图片来源:马鞍山文明网


你来“晒”需求,我来认领服务,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到哪里。当爱心碰上“互联网+”,不仅让志愿服务“功力倍增”,更为其创新升级拓出广阔空间。2017年4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马鞍山日报社携手打造的“益起来”马鞍山志愿服务移动平台正式上线,这也标志着马鞍山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益起来”马鞍山志愿服务移动平台的上线,志愿服务不再是一座信息的“孤岛”,它搭建起了公益组织、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哪里有需要,志愿服务就到哪里。该平台聚合政府、公益组织和媒体“三方之力”,搭建起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沟通桥梁,让志愿活动信息实时化、供需对接精准化,最终实现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有序管理志愿服务、全面宣传志愿服务三大功能,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在诗城,这样的好邻居有很多。


在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八卦村,陈鹏夫妇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村民成为当地一段佳话。陈鹏夫妇照顾的人名叫纪冬年,今年44岁。由于父亲早逝,纪冬年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之后因感情受挫导致精神出现异常,后患了精神分裂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一边要照顾患病的儿子,一边还要挑起家中的重担,2010年,纪冬年的母亲不堪重负,撒手人寰。


失去了母亲的纪冬年病情更加重了。躺在一张烂得不成样子的床上,一脸脏兮兮冲着人傻笑,还大喊大骂。2011年,陈鹏第一次到纪冬年的家,看到这样的场景,他鼻子一酸,当即回到家中给纪冬年做好饭菜,并跟妻子商量以后由他们照顾纪冬年。从此,无论天晴下雨,陈鹏夫妻俩每天都到纪冬年的家,照顾他的生活,一日三餐、喂药、洗衣、洗澡、洗被褥……


这些年,纪冬年没少给陈鹏家添乱子,可陈鹏一家人从没嫌弃过他。陈鹏夫妇的善行,晚辈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在外地上班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像待长辈一样孝敬着纪冬年。逢年过节,在给爸爸妈妈添置新衣或买好吃的同时,也不忘给纪冬年一份。在全家人精心照料下,纪冬年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还能与人简单交流了。在陈鹏一家人的影响下,现在八卦村传村村民组的村民们,谁家做了好吃的,也常给纪冬年送去。


同样,被评为“社区十佳好邻居”郭三妹夫妻俩,从1996年搬到鹊桥二村后,一直义务照顾邻居孤寡老人朱长榕多年。老人说:“不管是生病住院,还是家里水、电、气遇到问题,一个电话,三妹就来忙前忙后照顾我。”老人甚至把家中的钥匙丢给了郭三妹,好邻居变成了“一家人”。


为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2015年9月25日,马鞍山市举办首届“邻里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热热闹闹的“邻里节”恰似一帖黏合剂,让社区居民心手相连,万家相亲。(皖江晚报 刘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