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全国文明城市”宜都乡风文明调查:摆宴席的彩虹门没影了
【发布日期:2018-09-2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一对夫妇,年龄合计100岁,要宴请宾客,合过“百岁大寿”;


一位老父亲,70岁,有4个儿子,4家轮流请客给他做寿。


变味的人情风,成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意见》,把促进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为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任务。


如何促进乡风文明?9月初,记者赴“全国文明城市”宜都的乡村探访。


3年不办事,那就亏得大?


听说村里要给老人办集体祝寿活动,70岁的范启全将头扭一边:“不去!”


这是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尾笔村。集体祝寿,是怎么个来历?


原来,此前有村民反映:一年需要一两万元送人情,希望村委会管一管。村里通过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通过《尾笔村红白事办理暂行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只有婚事、新生儿出生、丧事可以操办,并要报村红白理事会、村委会备案。


全村今年60岁以上、要过整数生日的老人近百,村里打算集体办。范爹爹是其中一位。


对于范爹爹的态度,村委会主任孙翠林十分理解。


村里有人算过账:两年办个事,有钱赚;三年办个事,保本;三年不办事,那就亏得大。大家觉得,好不容易等到整数生日,遇上这样的规定,自然抵触。


孙翠林不放弃,继续嘘寒问暖。范爹爹嘴角蹦了几个字:“病了,脚疼,去不了。”


孙翠林蹲下来,拿起膏药帮范爹爹按摩:“每天来帮您抹药,准保活动那天您能走路。”


范爹爹目光渐渐柔和:“我看有‘洗脚报亲恩’这个环节,4个孩子都在外地,我去了,岂不是晾在那里难堪!”


“村干部给您洗啊,还有志愿者。”孙翠林拿出早就策划好的活动方案。


就这样,一家家跑下来,5月3日活动正式举行时,全村有78位“寿星”到场。


一张珍藏21年的门票


28岁的吴炎炎从外地赶回来。今年,他父母60岁了。


切蛋糕、唱生日歌、为长辈洗脚……热闹的集体寿礼,带来暖心新风。


给父母洗完脚后,吴炎炎作为“故事数家珍”环节的代表,走上讲台。


他向全场展示出一张21年前的儿童公园门票。


吴炎炎回忆,1997年,他上小学一年级,学校要组织大家去儿童公园春游,要交15元钱买门票。


老师询问大家时,吴炎炎是班里唯一没有举手的小孩。


“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一个姐姐也在读书,15元,不是一笔小钱。”吴炎炎说。


回家后,吴炎炎将这件事告诉母亲,说自己不去了,长大了再去。几天后,母亲递给他15元钱,让他参加学校的活动。为凑齐这张门票钱,母亲到街上卖了3天小菜。


“我一直珍藏着这张门票,这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吴炎炎动情地讲述。


向父母深深鞠躬后,吴炎炎呼吁,感恩父母可以有多种方式,并非一定要大操大办摆酒席。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截至目前,尾笔村无一户人家请客祝寿。


这场集体活动后,宜都市相关部门召开全市文明操办红白事现场交流会,号召全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良好乡风。


愿新风不是“一阵风”


人情往来是老传统。一纸村规民约就能管下来?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陆城街道办事处的太保湖村李姓人家,孩子刚考上大学。


如违规操办升学宴,村委会将记录在村民诚信档案里,作为将来参军、入党、公务员录取等重要依据。


办事处、村里反复上门做工作,李家就是不理解:“我们孩子大不了不入党、不参军、不考公务员。”


7月18日,街道办事处组织专班,对李家升学宴进行联合执法,查出食品安全隐患3处、用电安全隐患1处、用气安全隐患1处。此后,办事处又在辖区进行8次宴席安全问题检查。


一边“硬”措施,一边“软”宣传。


高考放榜后,尾笔村召开了一场茶话会,聘请27名大学生为新乡贤,并在茶话会上宣传文明操办红白事规定,让他们回家做父母的工作;八字桥社区,在一场纳凉晚会上,请来新考上的4名大学生,请他们谈对狠刹人情风的感想和体会……


不再大宴宾客,就直系亲属聚一聚,整个暑假,宜都市城区无一人办升学宴,昔日接连不断的彩虹门,消失了。


尾笔村一名村干部说,往年7月到9月,大约得15000元送人情,预计今年最多花1000元。


移风易俗,不能“一阵风”。宜都市今年5月向全市号召后,各乡镇推进情况参差不齐,老百姓也反映强烈。8月28日,市常委会又研究通过《全市开展文明操办红白事综合治理“人情风”工作的实施方案》,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持续重拳整治变味的人情风。“明面上好监督,私底下怎么办?”采访中,一位老百姓也道出自己的担心。大家期待,这阵新风能一直吹下去。(湖北日报 记者陈会君 通讯员龚华 朱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