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河南漯河:文明创建 美了城市暖了人心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整治后的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顺河街街道五一路社区韩家巷面貌焕然一新 焦海洋 摄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漫步在河南省漯河市的大街小巷,一条条整洁的马路、一个个义务坚守的“红马甲”、一个个礼让行人的暖心举动,犹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沙澧大地,流淌进每个市民的心中,化成一首美妙的文明进行曲。

自1999年成为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以来,漯河市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幸福梦想。特别是2015年初,漯河市喜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迈开追求城市环境与精神文明双提升的铿锵步伐,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内涵,创建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态势,城市大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创文”正逐渐成为顺民心、得民意、惠民生的暖心工程,市民也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共赴一场文明之约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表彰一次,是我国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2015年2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漯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一个贯穿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国文明城市之约就此确定。

2018年,漯河市启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漯河市委、市政府拿出必胜的决心和魄力,谋划蓝图、明确目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龙头”工程,把解决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坚持内在外在、软件硬件一起抓,举全市之力,在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市民素质上持续发力,大干实干,坚决打赢创建这场胜仗。

2019年是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年底将迎来全国测评组的“中考”,对2020年的收官“大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入发动,层层宣传,全面引导……一场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奋力突破的攻坚之战在沙澧大地打响。

漯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讨,多次到市“创文”指挥部和“创文”一线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漯河各区、市直各单位也分别召开不同形式的动员会,有效发挥机关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创建基础。

对漯河市级领导分包“创文”重点工作和社区责任分工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领导“创文”重点工作责任制。

下发《漯河市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漯河市乡风文明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今年“创文”的13项重点工作;出台《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奖惩问责暂行办法》,加快推进《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有力提升创建质量。

漯河市“创文”办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指出问题、传达上级要求、部署重点工作。根据漯河机构改革情况,对市“创文”指挥部、“创文”办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科学调整,分两批组织考察团赴浙江杭州、金华、湖州,湖南长沙,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考察学习,并分别召开学习考察成果转化座谈会,借鉴外地先进做法,为漯河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系列行动和举措让全市上下感受到了漯河市委、市政府的创建决心,文明创建之风在沙澧大地劲吹。

创建热潮不断掀起

如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漯河的街头,行人经过斑马线时,来往车辆会自觉减速并停下,司机挥手示意行人先过,而行人也会加快步伐,快速穿过马路,交通秩序井然。

不少市民、司机纷纷表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行人、机动车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斑马线上的交通更加文明有序。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漯河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漯河各部门攻坚克难、力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实效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在漯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漯河市“创文”办的指挥协调下,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积极联动,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使漯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实效。

重点对住宅小区、“门前三包”、出租车、学校周边环境等进行集中整治。今年计划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97个,目前已完成278个,完成率达56%。完成276个欠费小区的物业费催缴工作,催缴金额达998万元,群众生活环境逐步改善。持续开展严重交通违法集中整治,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5.7万起;集中开展渣土车交通违法专项治理,实施渣土车实时动态监管,严格重型货车、运煤车管控执法,严查车辆违规行驶和乱停乱放,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加快推进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隔离设施标准化建设,新安装隔离护栏3.4公里,新增停车泊位8480个;以辽河路、海河路为试点,探索取消主次干道路面停车位,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

在漯河市各媒体统一开设专栏,并依托户外广告和公交、出租车载系统等,传播文明知识,弘扬社会正气,曝光不文明行为。同时,以六项提升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上网行动、文明旅游行动、文明服务行动、文明交通行动、城市清洁行动)为抓手,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增强群众创建意识、文明意识。

扎实开展“三问于民”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入户27000余户,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8大类9500余条,办结率超过80%。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既圆满解决了漯河市公路局家属院不通自来水、召陵区天桥街道711户居民不通天然气、八一路铁路涵洞长期积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庄村用水难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解决了创建“两张皮”的问题,为群众搭建了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平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漯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确定的奋斗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伴随着漯河市创建工作的推进,一批城市“老大难”问题陆续得到解决,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落到实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群众充分享受创建成果

一场秋雨过后,绿树繁花相映,两河四岸美景如画,人们悠闲地行走在城市街头、广场。在乡村,没有飞扬的灰尘,看不到凌乱的垃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环绕,文化广场休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您好,非机动车不能逆行,请到那边等绿灯亮了再通过。”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身着红马甲的文明交通志愿者有礼貌地引导过往行人文明出行。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漯河市早已实现常态化。

在《漯河日报·晚报版》开设《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专栏,确定并发布全市首批志愿服务项目15类206个;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次,进一步让群众享受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

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户、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漯河好人”,一批批“十佳市民”已经成为全市道德建设的先行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标杆和旗帜。在此基础上,漯河市广泛开展各类好人评选活动。据统计,漯河市已有“漯河好人”1万多名,23人、1个集体荣登“中国好人榜”。目前,漯河连续14个月共有15位中国好人上榜,好人线索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从“漯河好人”到“漯河人好”的良好效应。

为营造崇尚好人、关爱好人、礼遇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氛围,漯河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漯河“十佳市民”活动举办2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漯河好人”看首都活动和“德耀中华——漯河市月评‘十佳市民’20周年庆典暨礼赞中国好人主题晚会”。

前不久,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陈晓磐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在漯河市创建“好人之城”渐入佳境的同时,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已成为全国信用水平排名上升最快的7个城市之一,被省发改委推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

文明城市创建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漯河顺河街街道建西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杜国强都看在眼里。他告诉记者,自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粉刷墙体、修整破损道路、清除垃圾死角等一系列工作,使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村民王秀双告诉记者,原来自己的生活就是围着家庭转,比较枯燥,现在村里建了活动室,成立了舞蹈队,创办了清风堂和书画院,还经常有移风易俗主题演出,生活别提多丰富了。“我经常参加这些活动,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后,邻里之间的谈话内容丰富了,大家的思想境界也提升了。”王秀双高兴地说。

从硬件设施到人居环境,从道路交通到文化生活……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漯河变得越来越有魅力,漯河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