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布局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同心携手,立足厦门发展实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基层党建、农民民生保障等各方面齐发力,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把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一步步由理想变为现实。今日厦门,现代农业愈发壮大,高质、高效成为厦门农业的新名片;乡村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农民居住条件焕然一新;文明乡风吹遍鹭岛内外,农民精神风貌更上一层楼。
翔安大宅村村容整洁。记者 张奇辉 摄
提升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乡村
2019年春天的大宅社区,村民的房屋陆续完成了坡屋顶改造,村头新的雨污分流管道刚刚建成,街角建起了小而便利的“口袋公园”,几栋农家小楼正在翻新改造成为新的乡村民宿……这一年,厦门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提升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成为全年的“关键词”。
在8个农村人居环境试点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改善治理过程中,厦门遵循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过度硬化和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用乡土材料、多塑地方特色的“四不四多”原则,分类推进村庄整治——重点整治房前屋后,清理杂乱堆积物;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彩化水平,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杂地,因地制宜种植易养护的乡土花木,破败老宅拆除复种绿化;充分挖掘村庄特色资源,塑造“一村一景”,精细化打造重要景观节点和村内休闲空间;推进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在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除了提升村庄内外部道路、建设提升农村“四好”公路外,还改善村庄公共照明,合理配套照明设施,完善村庄供水设施,改造提升村庄公厕。
围绕“一革命四行动”,自2018年以来,厦门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043户、农村公厕12座、乡镇公厕5座,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了99.39%;成功建立“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提前完成省住建厅的“五有标准”要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村庄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全市147个行政村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完成了1048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实施截污纳管项目375个自然村,实施分散式治理673个自然村,建成分散式处理设施536座,基本实现流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海沧区和集美区则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在农房整治方面,以村民既有住宅“平改坡”及裸房整治工作为抓手,以乡村振兴市级示范点村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农房整治工作,完成农房“平改坡”整治924栋、裸房整治529栋。大帽山社区“平改坡”经验作为范本在全省推广;在村容村貌提升上,厦门按照“五清楚、两特色”要求建设9个美丽乡村,全市136个涉农行政村纳入“绿盈乡村”创建范围,完成森林生态修复造林12260亩、森林抚育42171亩——越来越多的厦门乡村旧貌换新颜,美出新高度,海沧区东孚镇过坂社区和同安区五显镇三秀山村上榜农业农村部评出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全市中国美丽(最美)休闲乡村的数量增至11个。
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富有闽南特色的大鼓凉伞表演。记者 黄少毅 摄
弘扬乡村文化 乡风文明呈现新气象
实施乡村振兴,既要振兴经济,也要兼顾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升农村居民的人文素养,让广大农民认同、热爱家乡文化,有利于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为建设家乡、实现富美农村出一份力。
厦门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繁荣发展。今年以来,厦门加快建设闽南戏曲中心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厦门市闽南红砖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组织征集全市乡村文化故事和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名录;加强传统村落文物保护,新建提升一批村史示范馆;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同安苏颂文化节等民间信俗节会的轮番上演,推动了民间信仰文化改革创新,第十二届莲花褒歌比赛还入选文旅部举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结合传统节日、民间特色节庆等,厦门岛外各乡村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文体活动,丰富拓展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建起一支支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树立乡村文明实践的“引领者”;开展“新乡贤”学习宣传,选树10名德高望重、造福桑梓的厦门市首届“新乡贤”,把“新乡贤”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最终传导到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除了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之外,2018年以来,厦门陆续组织282个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47个村,50对城乡社区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还广泛开展厦门市践行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评选活动,以先进为标杆,以典型为榜样影响和鼓舞更多人。
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着力推进组织振兴,关键在于建强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厦门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同安区新民镇梧侣社区建立跨村联合党组织的做法被推广开来。持续推进农村“阵地工程”,翔安区高标准打造“马塘精神”主题馆、新圩“初心馆”、面前埔“七彩田园”、锄山乡村党校、五星社区“五美庭”等18个特色鲜明党员教育基地,推动大嶝“英雄三岛”主题馆、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选好村级组织“带头人”,951名有一定专长的人才进入了村居班子,同时采取分级轮训方式,对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进行全面培训。
在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的实践中,厦门鼓励创办专业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团队,成立村民理事会、社区督导队、宣传队、调解队等社区社会组织超过900个,推进“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海沧区15个农村社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台胞主任助理参与社区规划,打造“院前社”等两岸社区融合共建品牌;持续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村(居)法律顾问全年提供法律咨询2万余人次,办理顾问村(社区)民众法律援助案件56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厦门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居)”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56个;中农办、中组部等六部委批复确定海沧区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同安区军营村、集美区田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政府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根本上提升了治理效能。
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为目标,从深化农村改革的全局高度出发,厦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想方设法让农民更快地享受到改革红利。作为农业农村部确定的2018年度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厦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始终领跑全省,在多项关键任务上均率先通过,第一个完成改革任务,全市有316个村(居)已经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占比高达99.4%;210个村(居)已将股权证发放至农民手中,实现分红的村(居)有41个;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全市颁证到户完成率已达90.04%。
【典范】
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
破除陈规陋习 村民幸福感提升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绿盈乡村”“厦门市生态文明村”“集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提起集美田头村,一项又一项“头衔”向世人描绘出了一个业兴、景美、人和、村强、民富的新农村形象。近年来,田头村以党委带头治村理村,紧抓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工作,稳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点一滴筑造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
如今在田头村,乡村里常见的大宴宾客现象不复存在,村民聚会联络感情的方式换成了趣味运动会、芋头文化节等文化娱乐活动——这样的聚会既强健了村民的身心,又为田头村的特色种植业打响了广告,不仅村民欢迎,省内外游客也喜闻乐见。在开展乡风文明治理的过程中,田头村从移风易俗和婚丧礼俗整治行动入手,破除乡村陈规陋习,一方面充分发挥村老人会、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一方面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协会组织人员向村民宣传减少宴请的好处,劝导村民厉行节约。经过几年的努力,田头村的民俗日宴请逐步取消,婚丧仪式也化繁为简,村民主动减少铺张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田头村的各类宴请一年可减少约1000桌,节约开支约100万元,文明节俭风潮在全村兴起。
宴请减少了,费用节约了,但村民的幸福感丝毫不减。2019年,田头村坚持每月举办“60周岁以上老人生日会”,村两委主动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慰问。田头农村幸福院全年开展活动65场,居家护理257次,入户老人建档502份,服务总人次达到1815人次。针对青壮年村民,田头村党委联合田头社区书院开展了110节次课程和活动,服务村民达到6719人次。
海沧区东孚镇过坂村
发挥“乡贤” 传帮带作用
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积极发挥乡贤的作用,既能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又能为乡风文明建设作出示范引领。在海沧区东孚镇过坂村,乡贤先进典型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出钱出力——西坂菜农苏久涓收集村里的瓜果皮、蔬菜、黄叶和垃圾变废为宝制成“酵素堆肥”;手工音响达人陈小超、返乡创业青年高国雄等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组织开设从商创业文明交流和礼仪交往培训班……通过“老乡贤+新乡贤”携手共筑文化传帮带,营造乡村文明大家建的浓厚氛围。大家制作了乡风文明创建宣传栏,开设敬老爱老宣讲周,开展“文明行车进村礼仪伴我行”等活动,积极发动村民为乡风文明建设做贡献,共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坂村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示范作用,紧扣时代主题,开展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活动——“文明小袋鼠”“乡村振兴文艺晚会”“海沧第二届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不仅成功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村民对人人讲文明、户户创文明理念的真心认同,村民们努力打造的特色庭院为未来发展以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商店为主的庭院经济创造了条件。(厦门日报 记者 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