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江西萍乡依托红色基因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发布日期:2020-08-2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西省最西部湘赣交界处,有“江南煤都”之称,是一座人文荟萃、有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在这里开设了煤矿,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策划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萍乡市十分珍视红色文化宝贵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红色基因,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科学发展路径。


以红色资源为依托 营造崇德氛围

萍乡进一步挖掘红色底蕴,放大特色资源,把优势做得更“优”,把特色做得更“特”,营造崇德尚爱氛围。擦亮“工运摇篮”最大名片。依托秋收起义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雷锋博物馆、萍乡好人馆、安源红领巾纪念馆等载体平台,讲述好毛泽东、刘少奇、卢德铭、凯丰等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充分挖掘萍乡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把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公民道德水平。


“本周六市萍乡好人馆将举办一场道德模范的讲座,欢迎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前往参加。”这是萍乡电视台和电台播出的“红色文化讲堂”活动的一则预告。像这样面向市民举办的红色文化大讲堂活动公告,每周都会在电视台、电台和萍乡日报上出现,市民把参加这样的红色文化讲堂活动,当作了休闲学习度周末的一种方式。这种红色文化讲堂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一项。该市在雷锋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高校学术报告厅等公共场馆,设立红色讲堂和道德讲堂,分别安排周末讲座对市民免费开放,为群众献上精美的红色文化大餐。


萍乡市还致力于通过红色文化艺术载体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如:创作了以开国将军甘祖昌为原型的电影《有这样一位将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看望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并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萍乡市根据龚全珍事迹创作的广播剧《本色》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歌曲《老阿姨》登上了春晚舞台,《真情永恒》唱响了大江南北;每年7-8月组织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市民在欣赏品鉴中促进了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 丰富民生内涵


萍乡以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近年来萍乡紧紧围绕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在严格工作标准、加强改进创新、提升创建水平上下功夫,在健全工作机制、保持常态长效、赢得群众满意上下功夫,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萍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更作为一项久久为功的“民生工程”,矢志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城宗旨,以初心不改的使命意识和深厚浓郁的民生情怀,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全民创城战役。萍乡的文明创建行稳而致远,中央文明办不久前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113个地级提名城市第二年度的测评成绩,继第一年度国检成绩夺得全国第10名,继续稳居全国第10名左右(全国第11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由上年的59名跃居全国第10名,连续两年江西第一。


通过创建,萍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加快补齐了民生短板,优化了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提高了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程度,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振了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让百年煤城从“面子”到“里子”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城乡颜值刷出了新高度。通过创建,一大批农贸市场得到标准化改造提升,解决了“小菜场、大民生”问题,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通过创建,一大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得到了彻底的整治改造,铺平了百姓门前路,点亮了万家窗外灯。通过创建,建成了一大批公共厕所,让群众如厕不再难,“方便”更方便。通过文明城市创建与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双轮驱动,乡镇街都建起了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遍布村社区,打造了千家万户家门口的文化乐园。同时,通过体育运动、便民市场、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等便民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的强力整治规范,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深入开展,让道德的阳光、文明的雨露温暖滋润了昭萍大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赢得萍乡百姓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


以实践养成为目标  拓展志愿服务


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目标,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全力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萍乡市坚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载体,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该市从1995年成立第一个志愿者组织“萍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起,到目前已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800多支,注册志愿者26.5万人。萍乡为提升志愿者水平,一是营造人人“想为”的志愿服务氛围。该市充分发挥典型的能动作用,组建“优秀志愿者报告团”进行宣讲,用先进典型感动人。通过征集、创作、宣传歌曲《最美的人是你》、《萍乡志愿者之歌》、微电影《段华胜》、《爱在身边、幸福你我》等文艺作品,歌颂鼓舞志愿者、号召更多的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还建立了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困难志愿者帮扶关爱等系列常态化保障机制。二是搭建人人“能为”的志愿服务平台。在江西率先建立了“市级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这个大平台,规范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管理、项目对接、组织孵化等职能。为使志愿服务更多走进群众身边,面向社会打造“六小”平台,即面向社区居民的 “社区志愿服务站”,面向社会群众的“志愿服务V屋”、“爱心小屋”,面向环卫工人的“爱心驿站”,面向留守儿童的“守望之家”, 以及配合城区文明创建的“文明交通示范岗”。三是引领人人“善为”的志愿服务方向。市志愿服务中心根据全市公益需求,负责指导孵化公益志愿组织,并给予新成立的组织三千元的启动资金支持,在市志愿服务中心提供办公场地;为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中心分门别类组织志愿服务培训班,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志愿公益组织、专家学者的联系,邀请他们来萍举办论坛交流活动,引导全市志愿组织走上专业化、制度化。


在志愿服务水平得到大力提高的基础上,萍乡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如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每年举办“公益在我心”志愿广场文化节,全市的公益组织、爱心单位、爱心人士齐聚广场开展爱心活动、交流公益体会、传递唱响正能量,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萍乡市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贯彻落实《纲要》为契机,依托红色基因,继续把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细化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针对本地红色特点构建精神文化家园,让人民群众精神有依托、行动有榜样、实践有途径,谱写新时代公民道德建新篇章!(萍乡市委宣传部  周合全 谭文)